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和巡检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盘、动力组件、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能够在综采工作面水平铺设的轨道上行走。
公开号:CN214335795U
申请号:CN202120484911.1U
申请日:2021-03-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任伟;刘帅;谷敏永;王鹏;付振;李再峰;黄骞
申请人:Beijing Ccri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IPC主号:G07C1-2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综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巡检装置。
[n0002] 在相关技术中,许多煤矿产业应用了可视化远程干预型智能无人化综采,但是综采工作面内仍然需要至少1名工人进行巡检作业,增加了人工成本,且容易对进行巡检作业的工人造成安全隐患。
[n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n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在综采工作面水平铺设的平行轨道上行走。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该驱动装置的巡检装置。
[n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包括:底盘;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相连。
[n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在底盘的下方设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上,第二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上,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能够在综采工作面水平铺设的平行轨道上行走。
[n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电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第二电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n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n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设在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减速机相连,所述第二减速机设在所述第二电机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减速机相连。
[n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多个所述第一转轴和多个所述第一电机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主动轮、多个所述第二转轴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机一一对应。
[n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和多个所述第二主动轮的数量一致。
[n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承重轮和第二承重轮,所述第一承重轮和所述第二承重轮设在所述底盘的下方。
[n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重轮和所述第二承重轮均为多个。
[n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巡检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动装置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
[n0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n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正视图。
[n0018]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n0019] 附图标记:
[n0020] 驱动装置100,
[n0021] 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底盘3,动力组件4,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42,第一转轴43,第二转轴44,第一减速机47,第二减速机48,第一主动轮51,第二主动轮52,导轨组件7,第一导轨71,第二导轨72,第一安装架73,第二安装架74,第一承重轮81,第二承重轮82。
[n0022]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3]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巡检装置200包括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和驱动装置100。
[n0024] 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大体为圆柱形轨道,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沿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
[n0025] 驱动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底盘3、动力组件4、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
[n0026] 动力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42、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均设在底盘3的下方,第一转轴43的上端和第一电机41相连以便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转轴43旋转,第二转轴44的上端和第二电机42相连以便第二电机42带动第二转轴44旋转。
[n0027] 第一主动轮51和第一转轴43的下端相连,第一主动轮51沿水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第二主动轮52和第二转轴44的下端相连,第二主动轮5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2上。
[n002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n0029] 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可沿前后方向平行地铺设在煤矿井下,底盘3大体上位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上方,底盘3的下方设有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可分别带动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旋转,进而,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可带动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旋转。
[n0030] 第一主动轮51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第二主动轮5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2上,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发生旋转以使底盘3沿前后方向移动。
[n0031]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上,使得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连接更稳定,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能够适应煤矿井下的复杂地形,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能够在综采工作面水平铺设。
[n0032] 优选地,第一主动轮51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和第一转轴43相连,第二主动轮52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和第二转轴44相连,由此,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5可通过上下滑动以适应煤矿井下高低不平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
[n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00还包括导轨组件7,导轨组件7包括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在底盘3上,第一电机4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之间,第二电机4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之间。
[n0034]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在底盘3上,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沿左右方向移动的便捷性。
[n0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安装架73和第二安装架74,第一安装架7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上,第一电机41设在第一安装架73上,第二安装架74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上,第二电机42设在第二安装架74上。由此,有利于保护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避免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2直接与第一导轨71和第二导轨72接触。
[n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减速机47和第二减速机48。第一减速机47设在第一电机41上,第一转轴43的上端和第一减速机47相连,第二减速机48设在第二电机42上,第二转轴44的上端和第二减速机48相连。由此,第一减速机47和第二减速机48可用于降低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的转速,有利于延长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的使用寿命。
[n00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42、第一转轴43、第二转轴44、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主动轮51、多个第一转轴43和多个第一电机41一一对应,多个第二主动轮52、多个第二转轴44和多个第二电机42一一对应,多个第一主动轮51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多个第二主动轮52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2上。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通过多个第一主动轮51和多个第二主动轮52能够提高驱动装置100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上的稳定性。
[n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主动轮51和多个第二主动轮52的数量一致。由此,使得驱动装置100的左右两侧受力更均匀。
[n0039]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设在底盘3的下方,第一承重轮8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第二承重轮8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2上。由此,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能够为底盘3提高支撑力,有利于提高驱动装置100在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n0040] 进一步地,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的安装尺寸略大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直径,使得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在驱动装置100行进过程中可自由摆动,使得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能够适应煤矿井下高低不平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
[n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重轮81和第二承重轮8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承重轮8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1上,多个第二承重轮8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轨道2上。由此,多个第一承重轮81和多个第二承重轮82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装置100的稳定性。
[n0042] 进一步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包含但不限于平行圆柱形轨道,相应的第一主动轮51和第二主动轮5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形状不同而改变。
[n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4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47]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n004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相连以便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相连。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电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第二电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设在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减速机相连,所述第二减速机设在所述第二电机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减速机相连。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多个所述第一转轴和多个所述第一电机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主动轮、多个所述第二转轴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机一一对应。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和多个所述第二主动轮的数量一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承重轮和第二承重轮,所述第一承重轮和所述第二承重轮设在所述底盘的下方。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轮和所述第二承重轮均为多个。
[0009] 9.一种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间隔开且平行地设置;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动装置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250022Y|2009-06-03|自动码坯机
CN101575054B|2011-04-06|自动码坯机
CN104960082A|2015-10-07|一种牵引小车驱动的运输料斗
CN102128724A|2011-07-20|轮对转轮器
CN205256297U|2016-05-25|一种用于长大隧道内大型车辆调头装置
CN201192696Y|2009-02-11|一种冷轧机的快速换辊装置
CN214335795U|2021-10-01|驱动装置和巡检装置
CN201841357U|2011-05-25|一种钢筋笼自动滚焊机
CN203947826U|2014-11-19|双轨无避让停车设备
CN112884939A|2021-06-01|驱动装置和巡检装置
EP2996921A1|2016-03-23|Overhead rail system having chariots moving longitudinally along the rail system
CN201983937U|2011-09-21|轮对转轮器
CN204819899U|2015-12-02|一种牵引小车驱动的运输料斗
CN205241153U|2016-05-18|一种用于铁路轮对磨合试验的升降装置
CN206569636U|2017-10-20|一种涂装车间摆渡车
CN101973478A|2011-02-16|一种托架式滚轮摩擦驱动系统
CN212047330U|2020-12-01|一种液压马达驱动的牵引车
CN101844287B|2012-06-06|门焊机行走机构
CN214192342U|2021-09-14|一种矿山机械推进梁装配装置
CN211691372U|2020-10-16|一种铁路隧道施工平台
CN206530118U|2017-09-29|一种立体车库重载荷履带式仓位横移驱动机构
CN210276473U|2020-04-10|一种车载式可旋转路锥放置平台
CN210483178U|2020-05-08|一种停车设备的搬运台车
CN210620084U|2020-05-26|一种带有履带式行走机构的绞磨机
CN210133128U|2020-03-10|一种机电管道用运输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2-02-11|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Address after: 101320 No.27, Linhe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 zon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ma Zhiko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20 No.27, Linhe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 zon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al technology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2022-02-11|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84911.1U|CN214335795U|2021-03-05|2021-03-05|驱动装置和巡检装置|CN202120484911.1U| CN214335795U|2021-03-05|2021-03-05|驱动装置和巡检装置|
[返回顶部]